時間的齒輪轉動在礦山分廠,他用沾滿油漬的雙手刻錄奮斗年輪。2019年初入車間,他手握相機,把一張張機械特寫化作成長的階梯;從維修 “小白” 到技術骨干,抓團隊建設、破技術難題,用高標準、嚴要求織就設備安全網;推行對口人員培養計劃,為企業孵化一批批能工巧匠。
他帶領團隊自主大修多類設備,全年修舊利廢68項、節約成本超65萬元,設備運轉率超95%。
油污沾滿工裝,智慧刻進齒輪,這位新時代的85后機械匠人,正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奮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