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好區域一體化東風,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淮海經濟區、中部崛起國家發展戰略,將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是淮海實業集團在激烈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淮海實業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關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樹牢“融入融合地方經濟發展、服從服務地方產業布局”導向,以“3 + 1”產業體系為基礎,大力實施“全面撒網、有所側重”發展策略,堅持“主動靠上去”“全力融進去”,積極推動攜手合作、互惠共贏,在高質量發展新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共繪綠色低碳“一幅畫”。聚焦綠色循環、產業協同,培育發展新動能,堅定不移走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努力實現企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實施“水泥+”戰略,加快產業鏈延伸,先后建成相山水泥熟料生產線、綠色智能示范線、骨料及機制砂、商砼擴能技改、程蔣山數字化礦山等項目,推動企業鏈式發展。積極探索新工藝、新設備,采用分級燃燒+SNCR優化技術,完成省內首家熟料生產線超低排放改造;建設完成260萬噸水泥綠色智能示范線項目;開展脫硫技術攻關,解決生料磨停磨SO?排放超標難題;實施粉塵無組織排放專項治理,解決卸料、上料、放料過程中物料外溢揚塵問題……一項項新技術、新舉措,為繪就新質生產力藍圖增添了一抹“新綠”。大力發展煤矸石綜合利用等高附加值新興產業,煤矸石自熱式高效脫碳工藝設備與技術填補了國內煤矸石脫碳低成本、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技術空白。“180萬t/a煤矸石脫碳制備及硅鋁新材料暨100萬噸活性微粉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列入安徽省科技廳、國資委省屬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清單”,在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上,作為“十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項目”之一在合肥簽約……集團公司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賽道上加速蝶變。
共享優勢資源“一體化”。聚焦智造賦能、專精特新,打造競爭新優勢,統籌做好“煤”與“非煤”兩篇文章,以客戶需求和行業趨勢為導向,推動價值鏈、產業鏈由中低端向高端轉變,通過招大聯強,融入區域發展,持續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價值,打造核心競爭力。依托淮北地區煤炭資源富集稟賦優勢,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以產品智能化水平提升和智能工廠建設為重點,加快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成功與煤科院南京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等建立起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共同推進煤礦綜采、煤機智能集控、智能運輸管理等合作項目,鞏固提升區域煤機產品飽和度。拓展“非煤”市場,實施“專精特新”戰略,建成高新技術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發揮產品優勢,穩步拓展徐工集團、徐礦集團、上海創力、合肥神馬科技等新興市場,共同推動液壓零部件機加工、齒輪加工、膠管產品等業務落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共塑多元服務“幸福圈”。聚焦延伸價值、塑造品牌,開創服務新格局,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以“品牌化發展、專業化運營、差異化服務”為目標,以發展環境治理、物流貿易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和以健康養老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為突破口,全面融入區域發展,不斷創新進取,推動企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發揮“覆巖隔離注漿充填開采”技術優勢,在河南義煤集團、神火集團等煤礦70多個采煤工作面成功實施“注漿減沉”,釋放煤炭資源4800余萬噸,減少搬遷成本60多億元;發揮淮海物流國家4A級物流企業資質優勢,穩固拓展無錫郵政、南京大唐、湖南華菱、蘇州協鑫等供應鏈物流業務,助力推動長三角地區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集聚“淮海康養”品牌優勢,構建“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憑借卓越管理服務、溫馨舒適居住環境以及先進智能適老設施,榮獲長三角安徽地區最受歡迎十大養老項目稱號,并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銀發經濟發展實力出圈。
未來,淮海實業集團將持續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大范圍“請進來”,奮力在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中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努力交出一份從“握手”到“攜手”、從“合作”到“共贏”的互補合作新答卷。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淮宣 王凱